曼來移民新村位于元江縣城西北部20公里處的曼來鎮曼來社區,包括箐門口、石腳地、橋邊、馬鹿洞4個小組。1982年和1984年,為積極響應元江縣委、縣政府“山頂蓄水、山腰發電、山腳灌溉,山壩結合、治水辦電、開發熱區”的號召,他們自海拔2160米的庫區搬遷至此。多年來,縣委、縣政府聚焦“煥新、靚新、興新、聚心”四個善作善成舉措,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創新制定共同現代化的政策措施,正確引導各族移民群眾互嵌式發展,培育了互嵌式發展的小組典型,移民新村先后榮膺省級文明村稱號和全國文明村稱號,為共同富裕邁出實質性步伐,移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聚焦移民新村一體化推進,在產業“煥新”上善作善成
移民群眾在各級黨組織的帶領下,拋棄等靠要思想,發揮拔窮根韌勁,念好“山字經”,發揚愚公移山、艱苦奮斗的精神,牢固樹立“產業富民”和“產業先行”的“煥”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移民新村互嵌式協同發展體制機制,把荒山逐步改成臺地,把臺地連片建成水澆地,把水澆地變成穩產地,依托獨特的熱區自然資源優勢,利用退耕還林、移民貼息貸款等政策,調整種植結構,確立了以芒果、荔枝、龍眼、桃李等高效經濟林果為重點的產業發展目標,確定了林果產業“階梯式”發展思路,即海拔800米以下主要發展芒果、荔枝、龍眼等熱帶水果,800米—1200米主要發展以桃李為主的經濟林果,逐步形成重點產業科學、協調、綠色發展的新局面。基于此,堅持“果樹叢中是我家,農村不比城市差”理念,致力于發展鄉村旅游。充分利用“旅游 +”“生態 +”等模式,推進農業產業與鄉村旅游、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村民辦起農家樂、開起民宿客棧、建起生態采摘園、興起農村電商,讓昔日的荒瘠山梁變成了千畝林果,實現從“開荒造林種水果”到“賣水果”再到“賣風景”的轉變。2023年1月至10月接待游客17.97萬人,實現營業收入3594.56萬元,鄉村旅游發展態勢穩定向好。
聚焦移民新村提升環境,在村莊“靚新”上善作善成
緊緊抓住“拆臨拆違”大行動契機,圍繞“立框架、打基礎、抓配套、重管理、建特色”的工作思路,精心制定村規民約、新村公約、節水灌溉管理等規章制度,整合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一事一議等項目,全面開展節水灌溉、機耕路修復和以“四拆一清三建一購”為重點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提升村容村貌“靚新”工程。設置了全景圖、導覽圖、交通指示等旅游標識標牌,游客中心、游覽步道、休息亭臺、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配套日趨完善,并建立相關管理制度,為游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聚焦移民新村鄉風文明,在文化“興新”上善作善成
文化是鄉愁的載體,更是鄉村的靈魂。移民新村始終堅持抓鄉風文明建設之“魂”,緊緊圍繞鄉村文化建設,先后開展“講文明、樹新風、講衛生、信科學、抵制歪風邪氣”“改陋習樹新風”等文明實踐活動;同時積極組織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激發村民與人為善的自覺性和榮譽感,形成“尊老愛幼、移風易俗、和睦相處、勤勞致富”的新風尚。始終堅持凝鄉風文明建設之“氣”,通過廣播、宣傳欄和入戶宣傳等方式,廣泛宣傳“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相關精神,充分發揮張有華老黨員工作室、百姓宣教隊等特色宣講團作用,宣講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始終堅持塑鄉風文明建設之“形”,重視文化陣地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有效利用農閑時節和重大節日等,開展籃球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帶動群眾寓教于樂、廣泛參與;同時制作文明示范村標識牌、宣傳標語、墻體文化等,不斷豐富村內精神文明建設內涵,實現鄉村治理有力有序、文明新風有影,有形有感有效開展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聚焦移民新村安居樂業,在自治“聚心”上善作善成
村黨支部召集黨員、干部、村民制定了村規民約、新村公約、“門前三包”和公共區域“三戶聯包”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實行目標到村、整治到戶、任務到人的工作機制。實行“分組管理,專人負責”的監督機制,將村民劃分成三個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小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周,交接班管理,變突擊整治為長效推進,變單一管理為互動管理,提升村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水平。突出民主決策,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村民大會,討論決定村里的重大事項。突出規范化的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記賬、資金管理、合同管理、開支審批、民主理財等十項財務管理制度。突出村務“三個統一”,即統一公開內容,統一公開時間和標準,統一財務開支報記賬程序,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互嵌式發展、共同致富的正道上來。
移民新村在各級黨組織的帶領下,荒山變果園,生活生產環境得以改善,農民收入成倍增長,從“花子村”變成了“小康村”,實現了從戶均千元到人均萬元的山村傳奇。如今,村總戶數已發展到136戶516人,其中黨員32名;種植荔枝、芒果等林果共2700余畝,人均面積近5.5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萬元以上。當下,移民新村全力注入“互嵌式發展”,擦亮生態休閑農業。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積極爭取移民新村提檔升級建設項目,美化綠化亮化村莊,提檔提升村容村貌,做亮新型生態休閑農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家園?小康庫區”,再續“筑巢引鳳、花開蝶來”互嵌式發展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