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門縣采取三項措施,快速提升縣醫院的醫療業務技術水平,讓更多的業務骨干下沉到基層,深入到群眾中,用醫術仁心解除患者病痛,讓偏遠山區的各族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更好的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了保障,極大地促進民族團結民心相通。

抓實學習宣傳,營造民族團結進步“好氛圍”。一是通過院內LED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滾動播放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語、玉溪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公約等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深入開展。二是進一步提升、優化宣傳陣地建設,打造民族團結進步文化長廊,將長廊建成醫院宣傳民族團結政策及工作開展情況的重要窗口。三是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及科室理論學習的內容,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增進職工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認同的思想基礎。

筑巢引鳳助力業務提升,履職盡責滿足健康需求。縣醫院為進一步提升診療業務,更好的滿足各族群眾的健康需求,自開展民族團結示范創建以來,持續落實了以下措施:一是完成了介入導管室、重癥醫學科及病理科建設,通過了急診急救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救治)、高血壓達標中心評估驗收;順利通過了省級縣級綜合醫院第二階段提質達標評估驗收;入選國家千縣工程、云南百縣工程建設單位;3個薄弱專科(臨床營養科、精神科、眼科)建設項目通過省市評估驗收;臨床服務五大中心(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于2023年12月7日接受省級第一批“百縣工程”臨床服務“五大中心”現場驗收。 二是引進優質醫療資源,建立專家工作站5個,專科聯盟9個,帶動各專業學科同步發展。三是定期邀請省級專家到醫院坐診及手術,提升醫院的診療服務能力。每月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醫院新聞、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外聘專家來診信息,讓患者享受到省級的優質醫療資源,解決患者找專家難的問題。

開展醫療服務“三進”,促進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易門縣人民醫院全面融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活動,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努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健康義診暖人心”的和諧氛圍。2023年,共組織醫務人員219人次到龍泉、小街、銅廠、浦貝、十街、六街、綠汁7個鄉鎮衛生院和8個社區村委會開展各種培訓、義診宣傳活動28次。為群眾免費提供健康宣傳、診療及B超、心電圖、量血壓、測血糖、中醫、五官科、內科、外科等相關檢查,服務群眾279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380冊,免費發放價值14700元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