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以來,易門縣中醫院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結合工作實際,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進醫院”工作,在全院范圍內大力營造了人人珍惜民族團結、人人參與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促使創建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用實際行動詮釋民族團結進步醫護新擔當。
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團結共識
縣中醫院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全過程,深化“黨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模式,結合醫院實際,圍繞“弘揚中醫文化 護佑人民健康”主題,以“大醫精誠”之心護佑縣內各族群眾,以良好醫風醫德推進民族團結;打造“百年黨史宣傳欄”“民族團結共推共建”“黨員先鋒之墻”等文化活動陣地,依托“石榴紅”先鋒領航,開展黨員承諾踐諾、親情服務、黨員義診、志愿服務等活動,將創建活動推向深入,積極營造民族團結氛圍,凝聚團結共識。
牢記使命擔當,匯聚團結力量
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是廣大各族群眾的共同追求,保障人民健康,醫院責無旁貸。為進一步提升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更好的服務縣域內廣大人民群眾,自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以來,醫院在原來設置的老年病科、脾胃病科、針灸推拿科、外科、骨傷科的基礎上,增設婦科門診、中醫皮膚科門診、五官科門診,康復科、治未病科獨立運行、獨立核算,急診科單獨開科提供24小時急診急救服務,進一步優化了醫院科室配置,增強了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急診科2023年2月份獨立運行以來急診120共出車接診急救病人399人,對提升醫院應急處置能力,更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此外,醫務人員深入聯系點走訪各族群眾,積極開展醫療幫扶,在春節、“六一”、重陽等節慶日走訪慰問低收入困難群體、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組建健康服務隊到少數民族群眾聚居區開展健康體檢、衛生知識宣傳、疾病預防、健康咨詢、發放藥品等活動,義務為各族群眾服務,認真踐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的使命擔當。2023年共選派128名技術骨干分別到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送醫下鄉義診、健康講座23次,服務病人2316人次。
落實惠民舉措,促進民族團結
堅持“中醫為本、發展專科、品牌立院、追求卓越”的辦院宗旨,圍繞“弘揚中醫文化·護佑人民健康”工作主題,強化醫院管理,深化醫院改革,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優化就醫環境和服務流程。重新制作門診各科室病區門頭,統一規范命名,粘貼指引地標,各樓層電梯口粘貼樓層分布圖,大廳重新優化設置預檢分檢、就診、投訴流程圖,引導患者就醫,提升患者就醫感受;規范設置各專科門診,實行分科室分病種診療服務,便于患者更便捷、準確地選擇就診醫生,同時醫務科加強分病種診療監管,規范診療活動,提高診療能力,更好地服務群眾。開展“患者至上”文化建設活動,各科室利用早交班學習《服務至微手冊》,黨辦、醫務科、護理部、社會服務部每周進行檢查監督,獎懲分明,不斷提高醫務人員個人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微笑服務,用心服務,構建了和諧的醫患關系,促進了各族群眾在就診中友好交往交流交融。每月25日開展“醫院優惠日”共10期,優惠活動免診查費共計2083人,優惠金額共計15000余元,將惠民舉措真正落到了實處,各民族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實惠。
發揮中醫藥優勢,促進民族大團結
中醫醫院始終情牽患者健康、心系大眾安康、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進步,注重中醫藥、民族醫藥的傳承和發展,秉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理念,為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2023年至今,醫院共舉辦5期大型的“中華五千年、首診看中醫”義診宣傳活動;顒庸惭埵〖壷麑<27人次到院為患者提供健康診療服務,坐診專家為脾胃病、肺病、高血壓、心血管、老年病、婦科病、兒科常見病等病種方面的優秀專家,義診免收掛號費和診察費,共計接診1304人,測血壓、測血糖832人,體驗中醫特色治療1487人:其中穴位貼敷489人、中藥涂擦256人、耳穴貼壓259人、拔罐82人、艾灸136人、中藥熏洗141人、沖擊波19人、針灸11人、刮痧8人,前列腺微波治療15人,肺功能檢測57人,免費發放香囊350個、潤肺止咳膏方200袋。通過開展該項活動,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讓民族團結精神深入人心。2023年來,醫院共邀請省市級專家到我院坐診、指導工作85人次,服務患者2864人次,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多樣化的就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