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力行】我市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民族地區
2021-04-06 21:28:04
我市立足市情,在峨山、新平、元江三個民族自治縣,結合民族地區工作特點,以生動多樣的形式將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推向深入。
用活紅色資源,從“紅色家譜”中汲取奮進力量。在高標準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突出玉溪特色,結合玉溪市峨山、新平、元江三個民族自治縣是滇中革命“搖籃”,都是革命老區的特點,創新開展“講好聶耳和國歌的故事”、加強滇中革命史和玉溪黨史的深入研究等“自選動作”,把黨史學習教育的課堂搬到“中共滇中地委覓池沖舊址”“中共峨山縣工委誕生地”“帽盒山革命根據地”等革命歷史遺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把百年黨史學習教育與重溫民族地區革命斗爭史相結合,通過聆聽宣講、觀看視頻、參觀展室、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回憶黨領導各族人民開展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跡,引領各族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激發干事創業的動力。
“雙語”學黨史,鄉音讓學習教育更加“接地氣”。在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村寨,結合當地特點,采取“漢語+少數民族語言”的方式為黨員群眾進行“雙語”送學,用“村村通”廣播“雙語”宣講,向農村黨員和各族群眾講述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影響身邊人,引導基層黨員和干部群眾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組織“百姓宣傳隊”,讓黨史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三個民族自治縣充分發揮民族文化資源豐富,民間文藝隊眾多的工作優勢,組織百姓宣傳隊,將黨史宣教、政策宣講和民族歌舞、花燈說唱相結合,用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歷史、傳遞黨的聲音,讓黨史文化進村入寨,搭起黨群共學的“連心橋”,引領各族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
編輯:楊宇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