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都高度重視監察制度建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監察制度實踐,開啟了探索權力監督、建設廉潔政府的新篇章,這一時期監察制度的實際運作,雖幾經易制,但總體符合歷史和現實對它的需要,體現了這一時代的特色。
建立體系化的監察制度
國家監察制度在政權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如毛澤東所言:“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建立之始,就把勤政廉政作為執政要求。《工農檢查處問題的決議案》規定工農檢查處是中華蘇維埃政府的一部分,代表工農和城市貧民的利益,有權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檢查、監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建立省、縣、市、區、鄉五級監察體系,下設控告局、突擊隊、輕騎隊等工作機構。在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政府并未設立專門的監察機關,由參議會代行監察權,即權力機關對政府施行監察。參議會有權“監察及彈劾邊區政府之政務人員”“督促及檢查邊區政府執行參議會決議案之事項”。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背景下,如何加強政權建設成為中國共產黨面對的首要問題。華北人民政府明確提出,在華北人民政府內,設立人民監察機關。以監督、檢查、檢舉并處分政府機關和公務人員的貪污腐化,違法失職,并經常防止和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作風。其任務是檢查、檢舉并決議處分各級行政人員、司法人員、公營企業人員之違法失職、貪污浪費及其他違反政策、損害人民利益之行為。華北人民監察院組織體系完整,履行調查權、檢查權、接受控告權和處分權,并建立通訊檢查制度和巡視制度。華北人民監察院的建立回應了時代的需求,通過建立人民的監察機關確保人民掌握對國家機構監督的權力。總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監察機構的設置形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結合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客觀實際需要,從建立高效廉潔的政府以更好地進行革命斗爭的角度出發所作出的戰略選擇。
堅持黨對監察工作的統一領導
列寧的國家監督理論強調黨內監督的重要性,他認為,黨內監督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克服黨內的官僚主義現象。列寧上述思想深刻影響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監察制度的基本樣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地方政府組織法》明確規定,工農檢查機關應與黨內監察機關“在一個機關內辦公”。張聞天進一步指出,黨的監察委員會與蘇維埃工農檢查的關系是“打成一片”、兩個機構之間的人員應當互相任職、其工作辦事處“應該完全在一起”、要安排“最好的干部”到檢查機關工作。之所以形成這樣的體制,其目的在于提高監察機關的地位,以便監察工作能夠得到有效開展。由此,也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監察工作、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與國家監察機關合署辦公的歷史基礎。
重視監察立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雛形,其中監察立法成為政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時期,形成了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為基礎,涵蓋政府組織法、單行監察法規、中央臨時政府及工農檢查委員會作出的決議、命令、指示等的監察立法體系。單行監察立法尤為豐富,包括《工農檢察部的組織條例》《工農檢察部控告局的組織納要》《突擊隊的工作綱要》《工農通訊員的任務》等,有效地規范了工農檢查機關的組織、權限、工作流程等。又如,由于監察體制的調整,陜甘寧邊區政府的監察立法內容主要規定在各級參議會組織法中。此外,這一時期的監察立法尤其重視對干部的監督,《陜甘寧邊區政紀總則草案》對干部的工作作風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為了加強對地方(縣、市)的監察,陜甘寧邊區政府還制定了《陜甘寧邊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暫行條例》。在華北人民政府時期,《華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針》《華北人民政府組織大綱》等法律文件,明確規定了華北人民監察院的任務、組織、職權等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些監察立法在實際工作中未得到嚴格執行,但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于監察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的探索和嘗試,并為新中國監察立法留下了寶貴財富。
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把廣大群眾吸收到監察工作中來,實現國家監察與社會監督相結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監察工作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明確要求各級工農檢查委員會必須經過各種群眾團體,領導廣大工農群眾來進行反官僚主義以及反貪污浪費的斗爭。工農檢查(察)機關下屬的控告局開展工作依賴群眾的檢舉和揭發,輕騎隊是團領導下的青年群眾組織,工農通訊員各機關、群體、村莊推選出來的優秀分子作為義務監察人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機關報《紅色中華》刊登了多篇通訊稿,揭發了蘇維埃工農政府中存在的貪腐腐化、浪費以及官僚主義現象,有力地促進了工農民主政權的廉政建設。工農通訊員制度為華北人民政府所繼承,新中國成立后,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依然保留了監察通訊員的建制。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監察機關重要工作原則,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才能不斷提高監察機關的工作效率,反腐敗也才能獲不竭的力量源泉。
如何將公權力關在籠子里,是整個人類文明一直孜孜以求的命題。回顧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民進行監察制度建設的做法和經驗,充分發掘我國監察制度的本土資源,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察制度的邏輯起點。(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