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敬仰祖先的傳統。每年的清明時節,悼亡祭祖、踏青郊游,已成了海內外華人的極具代表性的一種社會習俗和文化標志。作為云南著名僑鄉,元江華僑華人遍布17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每至清明節,不少華僑華人回到元江祭奠逝者、緬懷先人。

元江縣僑聯抓住清明節海外華僑華人回鄉掃墓祭祖較為集中的時機,以節為媒 ,以節會友,深入紅僑、紅新、干壩、甘莊等四個僑社區,廣泛走訪回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和歸僑僑眷,每到一處,與他們面對面交流,敞開心扉,噓寒問暖,貼近服務。為他們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涉僑法律政策指南》等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僑界人士對僑法政策的理解與認識;向他們介紹了元江縣經濟社會發展、引進人才、招商引資項目等情況。掃墓、團聚之余,元江縣僑聯熱情接待回到家鄉元江祭祖的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陪同他們參觀元江火車站站前廣場、甘莊僑鄉文化展覽館、紅僑僑鄉文化陳列室、依江楓、輪胎主題公園等文化旅游景點,增添僑胞們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感。

清明節有禮敬祖先、飲水思源的文化內涵。對于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來說,掃墓不僅是祭拜逝去先人的儀式,更是一次回歸傳統文化的尋根之旅。祖籍元江的旅美華僑毛瑞興一家,清明節還沒到,已從美國出發,踏上了回家路。在他看來,祭奠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也是一種美德。毛瑞興說:“每年清明節,無論工作多忙,我都要爭取回來,得讓后輩們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里,讓他們了解祖國的發展和變化,無論身在何處,都不能忘了家鄉元江。”祖籍元江的香港同胞楊德國感嘆于家鄉元江的發展變遷。“上次回元江還是五年前,當時元江還沒有通上高鐵,而如今高鐵修到了家門口,家鄉的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這次從香港回到甘莊只用了半天時間,而以前需要一天時間才能到達。中老鐵路連通了世界,縮短了我回家的路程,太高興了!”楊德國說。紅新社區印尼歸僑鄭良威表示,要老有所為,以親情、鄉情、友情為紐帶,加強與海外僑胞的聯絡,講好僑鄉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助力美麗僑鄉建設!
(元江縣僑聯 祝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