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門縣工商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重要論斷,攜手易門縣檢察院開展“同心護企”品牌共建,創新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措施,為促進“兩個健康”保駕護航。

橫向聯動,建立協作配合機制。持續落實《關于建立服務民營經濟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和《完善檢察機關與工商聯溝通聯系工作機制》,組建1個“同心護企”小組,搭建1個會商溝通平臺,構建“護企聯絡員”和“12309”信息共享2個聯絡渠道,形成聯系N戶經營主體全覆蓋的“1+1+2+N”機制體系。建立健全工商聯與檢察機關溝通聯系,是合力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務實之策,是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創新之舉,取得了1+1>2的效果。工商聯工作人員、民營企業家等擔任特約檢察員,通過參與業務研討、公開聽證等方式,搭建好檢察機關與民營企業之間的訴求傳遞、反饋渠道,組織企業家參加涉企案件公開聽證會2場次。組織企業家20人次參加“檢察護企”開放日活動,并以座談形式,聽取民營企業家們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共話企業發展,讓民營企業家代表零距離感受和了解檢察工作。
精準助力,提供優質法治服務。注重傾聽企業訴求,有針對性地與縣檢察院走訪調研企業,了解企業的司法需求。聯合縣檢察院,建立民營企業協商會議制度,共幫助解決困難13個。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財產權、經營權等合法權益。幫助民營企業出具公司及法人無犯罪記錄相關證明。共同為民營企業提供法律咨詢與援助服務8次。健全涉企案件提前介入機制,促進從源頭上減少“掛案”產生。落實“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針對涉企案件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的控告申訴,控告申訴部門依法受理,并及時作出處理,切實做到“事事有接待、件件有答復”。

風險預警,助力企業規范經營。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制定《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實施辦法》,成立第三方機制管委會,針對民營企業在管理上的漏洞和經營不規范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找準管理風險點和制度缺陷,及時向22戶民營企業提出對策建議。每年為10戶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針對企業在財務監管、勞動用工、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刑事法律風險,為民營企業家提供法律咨詢、矛盾調解等服務,努力讓民營企業自身強健、行穩致遠。組織120余家商會及會員企業在線參加“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峰會”“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專題培訓”等活動,引導全縣民營企業加強管理、合法經營、健康發展。
加強宣傳,優化營商促發展。縣工商聯高質量推進“法律三進”(法律進企業、進商會、進工商聯機關)活動13場,發放宣傳資料1200余份。結合“普法強基補短板”普法宣傳活動、“世界知識產權日”等,聚焦社會熱點及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聯合縣檢察院開展企業走訪活動,深入企業進行普法宣傳或“一對一”專題咨詢。通過問需于企、送法上門座談、走訪等形式,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談,詳細了解企業經營發展情況以及涉法問題,幫助企業明確法律紅線和風險,并引導民營企業進一步堅定法治信心,強化法治思維,提升“依法治企”水平,努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