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污水處理設備供應商、污水處理方案解決服務商。”這是周志明在微信朋友圈的個人介紹。今天一起來聽,致公黨玉溪市委會黨員、云南滇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志明的創業創新故事。

周志明
追夢玉溪創辦公司
“讀研時我有兩個導師,一個教理論,一個教應用技術。2013年3月,讀研一的第二個學期,我被安排到玉溪師范學院學習應用技術。”周志明回憶初到玉溪的情景,“我的導師葉長兵騎一輛小摩托,接了我就去紅塔山飯店吃飯,吃了飯就把我送到教室,跟師兄們一起學習到夜里12點半,第二天早上7點,大家又起床跑步。”
初到玉溪,周志明感覺到玉溪師范學院的學術氛圍很濃,導師帶著十多名研究生一同學習,一同建設室外研究基地,一同研究給排水和水處理技術。
“那時候我們每天學習、工作的時間長達16個小時,但大家樂此不疲,都想在水處理的應用層面上搞出點名堂來。”周志明回憶,原本2015年6月他才研究生畢業,但因為學分提前修完,且研究成果突出,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幾篇論文,他2014年11月就開始工作了。
畢業時,周志明本可以去北京工作,但因為喜歡生態宜居城市——玉溪,他便留下來從事水環境治理的相關工作。隨著對水污染防治領域工藝設計和技術應用的深入研究,周志明便對這個行業入了迷,且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在他看來,創業就是勇敢地面對未知,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創造未來。創業初期,每到一個地方辦事,接待他的工作人員總是很耐心、很客氣地招呼他,這讓周志明感受到科技工作者很受尊重、玉溪的營商環境很好。
探索創新凈化污水
勤奮是創業者的基礎。公司成立后,周志明很快組建了研發團隊,與玉溪師范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立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在水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技術成果轉化、水污染裝備制造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從科研到轉移、轉化,再到生產水污染處理設備的科創產業鏈閉環。
“我們這個鎮的水質偏黃,白襯衣洗不白,你們能不能處理?”前不久,周志明接到甲方的求助后,立即派出技術團隊,到甲方的飲用水水源地開展調查、取樣、化驗等工作。查清水質偏黃的原因后,周志明向甲方出具了一攬子解決方案,甲方認可了方案和報價后,公司立即組織人員進場安裝污水處理設施,經過調試、驗收等環節,居民們喝上了潔凈、安全的飲用水。
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只是周志明公司的一個業務范疇。公司成立7年來,已經實施了上百個水綜合治理案例,涉及城鎮供水、分散式污水綜合治理、醫療廢水治理、高濃度工業廢水治理、廚余廢水處理、有毒有害重金屬廢水處理、礦山廢水處理等項目。
“凡是有人類活動的地方,都需要水處理技術。”周志明介紹。他的手機里保存著很多水處理前后的視頻,記者觀看后發現,從前渾濁不堪的水經過處理后變得很干凈。
“水處理帶來的成就感,更多來源于對生態環境的熱愛和美好生活的期望。”周志明微笑著說。
用科技服務社會
近年來,周志明公司接到不少涉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項目,也有不少城鎮和農村“兩污”治理、農田尾水治理等項目。
創新,是創業者的靈魂。針對每個案例,周志明會組織技術力量開展攻關,讓技術再提升、方案再優化,并設法降低水處理成本,讓項目方能實現花錢少、效果好。
污水治理的好口碑,為公司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目前,公司已經把污水處理的業務做到了省內10個州(市),深圳、廣州、重慶、大連等城市也做了一批項目,在老撾做的日處理2400噸橡膠廠廢水處理項目也于近日投入運行。
周志明坦言,從玉溪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是這個城市滋養了他。“玉溪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其對科技工作者敞開了懷抱,我將用科技服務社會,保護生態。”周志明說。
現在,周志明被玉溪師范學院聘為校外副教授,每周到學校給學生上三節環境生態學的課程,他以授課的方式助推人才培養和技術轉移。
展望未來,周志明想把公司打造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在水污染綜合防治領域竭盡所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他們解決更多的水污染綜合防治問題,以科技創新服務社會。